【出自《诗经》的那些名人名字】
姓名当从经典来是一种大趋势,也是过人对名字的重视的一种体现,更有“女诗经男楚辞”的说法,其实也不尽然,至少中国古代,近代以至现代都有不少名人的名字就出自诗经,自有文字传承以来,留下过姓名的男性名人名字出自《诗经》的实不算少。
古代
蔡邕字伯喈(后汉大文人)
出处:《大雅·卷阿》“菶菶萋萋,雝雝喈喈。”后句是说凤凰叫声。这名字多好!
孔稚珪字德璋(南朝文人)
出处:《大雅·卷阿》“令闻令望,如圭如璋。”君子以玉比德。相似的还有词学家唐圭璋。
杜如晦(唐相)
出处:《郑风·风雨》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
高行周(五代名将)、高怀德(行周子)
出处(只是猜测):《小雅·都人士》:“行归于周,万民所望。”《大雅·板》:“怀德维宁,宗子维城。”
周邦彦(北宋大词人)
出处:《郑风·羔裘》“彼其之子,邦之彦矣。”国家的俊杰!
杨维桢(元代诗人)
出处:《大雅·文王》“王国克生,维周之桢。”栋梁之才。相似的有晚清词人邓廷桢字维周。
揭傒斯字曼硕(元代诗人)
出处:《鲁颂·閟宫》“新庙奕奕,奚斯所作。孔曼且硕,万民是若。”是说鲁国公子奚斯作新庙,特别的雄伟壮观。当然这几句诗的意思清代人有新解释。
吴敬梓(明文人,写《儒林外史》那位)
出处:《小雅·小弁》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桑梓代表父母。
方苞(清桐城文家)
出处:《大雅·生民》“实方实苞。”这句是形容谷物幼苗生长。此君和下面江永都要姓名相连看才是出自《诗》,应该不是巧合~
王引之(清朴学大家)
出处:《小雅·楚茨》:“子子孙孙,勿替引之。”就是说希望后代能继承好门风。结果王引之果然接过父亲的大旗,成就了“高邮二王”的学术地位。
朱骏声(清文字学家)
出处:《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文王有声,遹骏有声。”是说文王有美好的声望。
近现代、当代
程长庚(京剧泰斗)(据《中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小东》“东有启明,西有长庚。”
王国维(不解释)
《小雅·节南山》“秉国之均,四方是维。”(不过好像也挺接近《管子》的“礼义廉耻国之四维”)
袁克定(袁世凯子)
出处:《周颂·桓》“桓桓武王,保有厥土,于以四方,克定厥家。”寄托了多么好的寓意啊……同理还有著名诗人臧克家。
阎锡山(民国军阀)
出处:《大雅·江汉》“锡山土田。”“锡”就是“赐”。《诗》《书》等表示“赏赐”的句子特多。类似的名字还有皮锡瑞(晚清经学家)、裘锡圭(当代文字学家)等。
梁思成(不解释)
出处:《商颂·那》“绥我思成。”《商颂·烈祖》“赉我思成。”解释起来,“思成”可以理解为对祖先的怀念。
周作人(不解释)
出处:《大雅·棫朴》:“周王寿考,遐不作人。”《大雅·旱麓》:“岂弟君子,遐不作人。”(之前把这两处弄混了(⊙﹏⊙)今改正)和“树人”一样是培育人才的意思。
巴金,原名李尧棠,字芾甘
出处:《召南·甘棠》“蔽芾甘棠。”
邵洵美(现代诗人)
出处:《邶风·静女》“自牧归荑,洵美且异。”
傅斯年(不用解释了)
出处:《大雅·下武》“於万斯年,受天之祜。”永远保佑你
唐圭璋(词学家)
相同的有南朝文人孔稚珪(最有名《北山移文》)字德璋。
方壮猷(历史学家)
出处:《小雅·采芑》:“方叔元老,克壮其猷。”是说将帅方叔虽年高,依然能深谋远虑。姓方的叫这名儿,不可谓不巧。
朱其华(新闻学家)(据《从》文)
出处:《周南·桃夭》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秦邦宪(即博古)(据《中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六月》“文武吉甫,万邦为宪。”
冯白驹(革命家)、邢贲思(理论家)(据《中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白驹》“皎皎白驹,贲然来思。”
李维汉(革命家)(据《从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大东》“维天有汉,监亦有光。”
任弼时(革命家)
出处:《周颂·敬之》“佛时仔肩,示我显德行”(“佛”就是“弼”)。
张闻天(革命家)
出处:《小雅·鹤鸣》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”
胡乔木(中共理论家)(据《中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伐木》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陈野苹(前中组部副部长)(据《中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鹿鸣》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”
钱其琛(前外交部长)(据《中》文)
出处:《鲁颂·泮水》“憬彼淮夷,来献其琛。”
贺敬之(诗人)
出处:《周颂·敬之》“敬之敬之,天命维思。”
郑朝宗(文艺理论家,钱钟书研究专家)(据《从》文)
出处:《小雅·沔水》“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”
杨明照(文献学家,《文心雕龙》研究专家)
出处:《小雅·小明》“明明上天,照临下土。”
许倬云(历史学家)
出处:《大雅·云汉》“倬彼云汉,为章于天。”
汤用彤字锡予(国学大师,真的堪称大师)
出处(强烈怀疑):《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”“贻我”不就是“锡予”咩……只是怀疑……
刘纲纪(美学家)
出处:《大雅·棫朴》“勉勉我王,纲纪四方。”《大雅·嘉乐》“之纲之纪,燕及朋友。”
公刘(诗人)
出处:《大雅·公刘》……“笃公刘”,怹可能比较喜欢“笃”的品质吧~
张赫宣(参加《好声音》出名的男歌手)
出处:《卫风·淇奥》“瑟兮僴兮,赫兮咺兮。”
白凯南(冯巩徒弟,相声演员)
出处:《邶风·凯风》“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”
陈乐基(香港歌手)
出处:《小雅·南山有台》“乐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”
郭敬明(不解释)
出处:《鲁颂·泮水》“穆穆鲁侯,敬明其德。”
谷宗翰(天津相声演员)
出处《大雅·板》:“大邦维屏,大宗维翰。”
其实引用诗经的典故,固然古雅,然而不免有掉书袋之嫌,然《诗经》用得妙时,也实有神来之笔之感,让人不得不感慨姓名文化的精深,请看以下几个近现代的人名,其中意境,在名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屠呦呦:其名出自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
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出生时,父亲屠濂规听到其哭声呦呦,随口吟诵出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中的诗句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,并为其取名呦呦。自此,屠呦呦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。”意为,鹿见到蒿草,便发出“呦呦”的鸣声,呼朋引伴来食。有人说,《诗经》中的这句话“预言”了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渊源,那么再看随后的两句,“我有嘉宾,德音孔昭。”意为,我有好的宾客,他已盛名昭昭,这句话似乎更贴切地“预示”了屠呦呦今日的声名远播。
王国维:其名出自“王国克生,维周之桢”
王国维是中国近、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,在教育、哲学、文学、戏曲、美学、史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,著有《人间词话》、《曲录》、《观堂集林》等作品。
王国维曾用名“国桢”,后改名“国维”,字“静安”,均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中的“思皇多士,生此王国。王国克生,维周之桢。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该诗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,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,想到周王朝那么多杰出的人才,都产生于本朝。周王朝能够长命不衰,全靠维护周王朝的栋梁之材。有那么多济济一堂的贤才,周文王便可和乐康宁了。“国桢”、“国维”,均出自“王国克生,维周之桢”一句;而“静安”,则是取“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”一句的“宁”字之意,“宁”,就是“静”和“安”的意思。
林徽因:其名出自“大姒嗣徽音,则百斯男”
林徽因,我国著名建筑师、诗人、作家,作为民国时期的才女,她的名字也颇有诗意。祖父为其取名徽音,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思齐》:“大姒嗣徽音,则百斯男。”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,故改名徽因。
徽音,意为美好的声誉。这个美好的名字,正贴合了她恬静清丽的外貌,幽兰般淡雅的气质。林徽因不仅人美,且多才多艺,难怪梁思成、金岳霖、徐志摩这三大才子都会一生痴情于她。
梁思成:其名出自“汤孙奏假,绥我思成”
我国著名建筑学家、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梁思成与其妻林徽因一样,名字也来源于《诗经》,“思成”,出自《诗经·商颂·那》:“汤孙奏假,绥我思成。”文中,思,为语气助词,成,即成就之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