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河姓的来源及名人】

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有关河姓的来源及名人等内容。河,姓氏。渊源有三:一,源于风姓,出自伏羲氏裔孙的分封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二,源于地名,出自唐朝时期的古河州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三,源于古高丽族,出自朝鲜半岛高丽国康州河道总管大臣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
河姓的来源及名人

一、河姓的来源

第一个渊源

源于风姓,出自伏羲氏裔孙的分封地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伏羲氏,燧人氏之子,因风而生,故为风姓”。因伏羲氏为汤古氏的后裔,所以在风姓中要保留族徽,为此风的古体字为“颺”。因十日为伏羲氏之子,十日必是汤谷的主人。《海外东经》证曰:“汤谷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”。十日拆装组合为“早”,亦称“暘”。后因临水而居改称“汤”,所以十日族后来皆以汤为姓氏,称汤姓,比姜、姬之姓古老很多。

在民族分衍的过程中,汤姓又分衍出汤河氏,分居于古淮河流域(今江苏淮安楚州废黄河古道),其子孙后裔以所居之地为姓氏,称河氏,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。

第二个渊源

源于地名,出自唐朝时期的古河州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河州,在秦、汉时期称陇西,到了唐朝时期称“河州”,故址在今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地区。在史籍《广舆记》中记载为:“河州,古西羌地,秦汉属陇西,唐曰河州,明置河州卫。”

汉、唐时期,随着民族融合进程的发展,有河州的羌、氐、突厥、匈奴等少数民族以居地名称为汉化姓氏,即称河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第三个渊源

源于古高丽族,出自朝鲜半岛高丽国康州河道总管大臣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公元十八世纪初李氏朝鲜景宗李昀执政时期(公元?~1724年在位),朝鲜半岛灾荒频乃,贫苦民众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与饥饿之苦,开始不断违禁越鸭绿江、或破违海禁迁入中国的东北、山东境内。

到了公元十九世纪中叶,朝鲜半岛人民更是多批次、大规模地迁入中国,在与东北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东北边疆,长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——朝鲜族。河氏,即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境内的一支。该支河氏的始祖为汉、唐时期的古新罗国人,原籍晋州(今韩国庆尚南道晋州市),在高丽显宗(元文大王)王询执政时期(公元1009~1031年在位),其先为河道总管的,后因功晋升为工部侍郎、康州河道总管大臣,官至尚书。“河拱辰”本不是人的姓名,而是王氏高丽时期河道总管的官职称谓,主管漕运以及相关的工务,其后代子孙分衍为江陵(今韩国江原道江陵市)、江华(今韩国江华郡)两支,本贯均为晋州。朝鲜半岛历史上各势力原来一直使用汉字,自明正统十一年(李朝世宗荘献大王李祹六年,公元1446年)起,李氏朝鲜世宗荘献大王李祹开始创建高丽文,“河拱辰”的高丽文为“강아치이메일”。

进入中国后,在河拱辰的后裔子孙中,有取先祖官职称谓的汉义字为姓氏者,称河氏(강이름),世代相传至今。

二、河姓的迁徙分布

河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十八位,以襄阳、陇西、晋州为郡望。今甘肃省的平凉市泾川县、临夏回族自治州,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,湖北省的襄樊市襄阳区,台湾省等地,均有河氏族人分布。

三、河姓的名人

河成龙

(公元1947~今),朝鲜族;黑龙江宁安人。著名食品加工机械发明家。毕业于吉林省通化市朝鲜族中学,现任职于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公司武装部。他经过潜心研究,反复实践,研制出一种“多功能食品加工机”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该加工机具有和面机、冷面机、打糕机、绞肉机、切肉机、切菜机等食品机械的功能。该机具有结构简单、功能多、电耗小、效率高、防锈卫生、使用管理方便等特点。

该机对面粉类、米类、豆类、肉类、蔬菜类等可以加工二十多种产品,适合于家庭、饭店、食堂、招待所、个体经营者以及其它食品加工部门使用。该机能加工冷面、和面、打糕、大米片糕、大米汤片(年糕)、大米面、各种豆砂馅、小豆腐、大酱原料、肉片、肉馅、干尤鱼丝、海菜丝、干辣椒面、土豆白菜萝卜等切条、切片。

该加工机配用单相1.1KW~1.5KW电机,自重为不含电机二十公斤左右。高四十七厘米,宽二十五厘米,长四十五厘米,体积小、重量轻,便于家庭使用,市场前景很好。

河泰烈

(公元1951~今),朝鲜族;吉林和龙人。著名当代作家。吉林省和龙市文化馆团创编室主任,中级馆员,政协吉林省和龙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。1990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文化艺术系。

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,发表中、短篇小说三十多部,创作歌词一百五十多首,获全国报告文学二等奖、“长白山文学奖”十多次,历任《天池》月刊社文学创作函授部编辑、辅导员、记者。为市文联文学家协会主席,延边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,延边曲艺家协会会员,延边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会理事、会员。其艺术成就及传略被载入《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》第五卷、《中国政协委员风采录》、《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名人录》、《中华魂·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