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贺姓的来源及名人】
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有关贺姓的来源及名人等内容。贺姓,分会稽贺氏,鲜卑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。会稽贺氏来源有二:一是源于姬姓,二是源于姜姓。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了解吧。
一、贺姓的来源
1、我贺姓之先始于炎帝神农氏为纯汉姓。炎帝居姜水,氏以姜为姓,其后裔伯益为四方部落联盟之首领,谓之四岳。禹治水有功,封地吕(今河南南阳西),为吕候。商末姜尚,名望。俗称姜太公,字子牙,又名太公望,佐武王挥师伐纣,后官为太师。后改为姬姓,后又为庆姓,最后改为贺姓。
2、出自姜姓,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。春秋时,齐桓公(姜姓)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,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,称为庆氏。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,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,执掌国政。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。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,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,独霸朝政。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,自己只管吃喝玩乐,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,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,趁庆封外出之机,杀死了庆舍,庆封见势不妙,便逃到了吴国。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,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,从此,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。至西汉末,子孙徙会稽山阴,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,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,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,"庆"字改为同义的"贺"字。庆纯改为贺纯。史称贺姓正宗,是为江苏贺氏。
3、出自少数民族改姓。据<魏书.官氏志>等所载,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,实行汉化,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、贺拔氏、贺狄氏、贺赖氏、贺敦氏皆改为汉姓贺氏。是为河南贺氏。
二、贺姓的迁徙分布
中国贺氏播迁各地,主要是在汉代之后,分布地区广泛,郡族门望较多。据<元和姓篡>记载,庆质的孙子叫贺齐,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,齐的孙子贺邵任中书令,邵的儿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,修的12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,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,德仁的侄曾孙就是唐玄宗时秘书监贺知章。 又据<古今姓氏书辩证>记载,南北朝时,后燕有清河太守贺耕,南凉都乐都(今属青海)有将军贺连,宋朝时有忻州定襄(今属山西)贺氏、易州(今属河北)贺氏、开封陈留(今属河南)贺氏、蔡州(今河南汝南)贺氏、洛州(今河南洛阳)贺氏、济南(今属山东)贺氏、会稽(今浙江绍兴)贺氏、齐州临邑(今属山东)贺氏,密州(今山东诸城)贺氏等。
其中,会稽贺氏和河南(今洛阳市)贺氏族大人众,所以贺氏以会稽、河南为郡号。洛阳的贺氏以鲜卑族居多。除了上述贺氏之外,宋代以后各朝代贺姓人散居各地者仍多,不胜枚举。清代江西贺氏,因躲避官事,千里迁徙至陕西榆林府,今天已经是名门望族。
三、贺姓的人口分布
如今,贺氏分布甚广,尤以湖南、山西两省多此姓,这两省贺氏就占全国汉族贺氏人口的30%以上。
四、贺姓的名人
贺循:会稽山阴人(今浙江绍兴)。晋代时官至光禄大夫,他与顾荣同为支持司马睿得江南士族领袖。善属文,博览群籍,尤精<礼>传。朝廷疑滞皆咨之,辄依经礼而对,为当世儒宗。 贺知章:字季真(659─744),越州永兴人(今浙江萧山县),唐代著名诗人。证圣元年进士,历任国子四门博士、太常博士、礼部侍郎、加集贤院学士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。天宝三年因不满奸相李林甫专权而返乡为道士,隐居镜湖。一生风流倜傥,豪放不羁,好饮酒,与李白、张旭等关系密切,时称"醉中八仙"。能诗,又工书法,尤善草隶,其诗今存20首,其<回乡偶书>传诵颇广。他高寿85岁,为贺氏名人中得寿星者。
贺狄干:代人(今河北北郭一带),鲜卑族,魏道武帝将领,因功赐爵襄武侯。他曾在长安习读史书,通<论语> 、 <尚书>诸经,尤儒将风度。
贺岳:海盐人(今属浙江),明代著名医学家,著有<明医会要>、 <医经大旨> 、 <药性准绳>等。贺自镜:河南南召人,明万历进士,历任参议、按察副使、右参政,五省监军、七省经略使,封天官。
贺康年:河南南召人,自镜公长子也,明崇祯年间湖广道台,骏马。贺懋:临清人(今属山东),大清贵州道监察御史,宽舒公明,清慎仁爱,民称为"贺青天"。贺长龄:湖南善化人(今长沙),道光时历任江苏、福建、直隶等省布政使、贵州巡抚、云贵总督等职,主张查禁私种罂粟和吸食鸦片,重视经世致用之学,惠政颇多。
贺龙:红军创始人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