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熊姓的来源及名人】
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,为楚国国姓,楚国贵族姓氏。熊姓历史悠久,族大支繁。熊姓曾有72个望族,居百家姓第68位。得姓始祖为鬻熊,为祝融氏的后代。本文主要介绍有关熊姓起源、迁徙分布,以及熊姓现状。
一.姓氏起源
源流一
源于芈姓,出自商朝末期鬻熊及其后裔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 据史籍《世本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的记载,黄帝子昌意生颛顼,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,赐为芈姓。季连生附沮,附沮生穴熊。在其后裔子孙中,到商朝末期有个叫鬻熊的人,字熊,很有学问,做过周文王姬昌的老师,受官火正,后世称其为鬻熊。其子后来事于周文王,早卒。曾孙熊绎便以王父字为氏,称熊氏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楚世家》中记载:“鬻熊先生辅佐文王,去世早。熊通说:‘我的先人鬻熊渊博,是周王的老师。去世早。但在《鬻子》一书中,鬻熊自却己说:九十岁才觐文王,后有武王。及成王询封康叔于卫之事。”如此算起来,鬻熊的年龄应该超过了一百二十岁,堪称寿星。楚国传有三十一世、四十三位君主。到秦王赢政二十三(楚王熊负刍五年,公元前223年),楚国被秦国所灭,国人多以熊为姓,以念亡国,并尊奉鬻熊为得姓始祖。
源流二
源于有熊氏,出自黄帝的部落姓氏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据史籍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相传黄帝生在寿丘,长于姬水,居轩辕之丘,建都于有熊(今河南新郑),又称有熊氏。黄帝的后代中便有人以地名为姓,称熊氏。熊氏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。
源流三
源于苗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苗族仡熊氏,在战国中期受楚文化影响颇深,当时即有改汉姓为熊氏者。到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时,已基本改为汉姓熊氏了。
源流四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⑴.满族喀尔拉氏,亦称喀尔喇氏,满语为Karla Hala,世居叶赫(今吉林梨树)、辽河流域,所冠汉姓为熊氏。
⑵.满族克哷氏,满语为Kere Hala,源出元朝时期女真庚克勒部,以部为氏,世居尼亚满(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),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后多冠汉姓为熊氏。
源流五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今布依族、彝族、蒙古族、瑶族、阿昌族、壮族、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熊氏族人分布,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熊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二.迁徙分布
从上古时期开始,以伏羲和女娲为代表的有熊文化(伏羲文化)传播路线为:
沿渭河东进,出潼关进入黄河干流沿线,北依中条山、王屋山与太行山,南靠崤山、熊耳山;再往东扩展,以“陈”为中心聚居,即古书说的“都陈”。
往北到了内蒙古,远至朝鲜。朝鲜开国始祖檀君,为伏羲之子。
南下经江西、浙江至台湾。至今台湾都留有遗迹。
有熊氏季连,黄帝第八世裔孙 ,楚国王族的先祖。十有二年舜赐姓羋(音米)。公元前二十一世纪,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耳山之间,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。
夏初曾夺取太康帝位的后羿就有臣叫熊髡。西周时在楚国附近建立的子爵罗国,亦为熊姓,后为楚国所灭。
先秦至汉代,熊氏主要是在今湖北、湖南省境内发展繁衍。
魏晋南北朝时,熊氏部分人迁居江西,还有迁至山东的。
此后直至元、明时期,江西南昌熊氏和湖北江陵熊氏繁衍昌盛,人才辈出,成为当地望族。此外,熊氏在宋代还分布于福建、江苏的一些地方。明代,今四川、浙江、安徽、等省也有熊氏的聚居点。
清代时,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省也有熊姓居民。湖南、贵州等省的熊氏,有一部分融入苗、水、布依等民族中。闽粤熊氏,有些人迁至海外,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。
今熊姓分布以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省为多,上述四省之熊姓约占全国汉族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。熊姓历代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。熊姓分布最多城市是南昌市(熊姓为南昌第一大姓)。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中,熊姓排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二,计有人口约438.7万。
三.熊姓现状
目前,全国各地及国外均有熊氏人。熊姓在当代《新百家姓》4100多个姓的人口排列中居第68位,约有400万人,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.32%。
历代熊氏人才辈出,在政治、军事、经侪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等领域大有贡献的人才很多。其中近百年来,有1913年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;解放后有任西南军政委副主席、民革中央副主席、全国人大常委的熊克武,任湖南省长、省委书记的熊清泉,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、教授的熊光楷上将等。
据了解:李鹏的先辈中有位老祖母是麻城熊氏人,麻城市正在筹备占地上百亩,重建中国最大的熊氏宗祠,承传熊氏文化。